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组成的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对事物的识别和记住,并形成一定印象的过程 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一种强化过程,使之能更好地成为人的经验 回忆和再认是对过去经验的两种不同再现形式 记忆过程中的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识记是保持的前提,没有保持也就没有回忆和再认,而回忆和再认又是检验识记和保持效果好坏的指标 由此看来,记忆的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记忆的基本过程也可简单的分成“记”和“忆”的过程,“记”包括识记、保持,“忆”包括回忆和再认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被记住,编码就是对已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编码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关键阶段 识记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认识并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 对事物的识记有些通过一次感知后就能达到,而大部分内容则需要通过反复感知,使新的信息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 识记作为记忆过程的第一环节,对记忆效果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了解、掌握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 识记的分类1.根据识记是否有目的,可以把识记分为两种: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识记过程中也不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 如看过的电影、戏剧,听别人讲过的故事以及我们所经历过的某些事,感知它们时并没有识记的意图,但这些内容以后能重新出现在脑海里,对这些内容的识记就是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的内容是构成经验的重要部分,对心理活动及行为也有明显的影响 无意中所经历的事情,在我们有意识地面临某些情境、处理某些问题时,能作为已有经验起帮助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所做的工作,会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心理、行为上发生变化 如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会在无形中影响整个民族的心理,使其带有本民族文化的特点 无意识记带有极大的选择性 一般来讲,进入无意识记的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刺激具有重大意义或引人注意 如人们对新异的事物会过目不忘;二是符合人的需要、兴趣以及能产生较深刻情绪体验的内容 如参加高考时的情境,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的情境等 无意识记对人们知识经验的获得有积极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尽量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愉快地学习 但是,无意识记不能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的识记内容应通过有意识记来获得 有意识记指有预定目的,在识记过程中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过程是在识记目的支配下进行的 识记的目的性决定了识记过程是对识记内容的一个积极主动的编码过程 这种编码包括“识记什么”和“怎样识记” “识记什么”确定识记的方向和内容,“怎样识记”是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记住所要识记的内容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识记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 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 教师一般会先作交代,使学生产生识记意图,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识记新知识 为了更好地记住教师所讲内容,有些同学采取专心致志地听,即用心记的方法,有的同学采取心记与笔记相结合的方法等 人们的全部知识经验就是通过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方式获得的 不过,就识记效果而言,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作为教师,了解识记的这一规律,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要合理地给学生布置任务,以达到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2.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可以把识记分为两种: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指在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顺序,通过机械重复方式而进行的识记 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 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它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 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识记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一部分学习内容的确是需要精确记忆的,如山脉的高度、河流的长度等 也有些内容,限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可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但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也应该进行机械识记 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实际上,纯粹的机械识记是很少的,人们在识记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地把材料加以意义化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个人对任何输入的信息都要尽可能地按自己的经验体系或心理格局来进行最好的编码 如记电话号码,并不是单纯重复记忆,而会利用谐音或找规律等方式使之意义化 意义识记(理解识记)意义识记是在对材料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材料的内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 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 理解是对材料的一种加工,它根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来反映材料的内涵以及材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由于意义识记需要消耗较多的心理能量,与机械识记相比,它是一种更复杂的心理过程 意义识记应该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者回忆和再认有错误的现象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过程在记忆的不同阶段都存在 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心理现象 因为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全部记忆的必要;识记材料的重要性具有时效性;是人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所必需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遗忘虽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但其发生发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他用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以自己为实验对象,在识记材料后,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学习,以重学时所节省时间和次数为指标 他绘制出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所反映的是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 该曲线表明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量比较大,以后逐渐减小 即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 继艾宾浩斯之后,许多人对遗忘进程的研究也都证实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产生遗忘的原因,既有生理方面的,如因疾病、疲劳等因素造成的遗忘;也有心理方面的 关于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四种学说:痕迹衰退说:主要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人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联系形成后在神经组织中会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 在有关刺激的作用下,会激活痕迹,使暂时神经联系恢复,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便以回忆或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 有些没有被强化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造成遗忘 记忆痕迹衰退说还没有得到精确有力的实验证明,但它的解释接近于常识,正像某些物理、化学痕迹也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样,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所识记的先后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支持干扰说的有力例证 压抑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这种理论用以解释与情绪有关内容的暂时性遗忘是有效的 这一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他认为,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痛苦、忧愁的体验常常会发生动机性遗忘 同化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过程 这是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对遗忘提出的一种独特的解释 他认为,当人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之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认识并减轻了记忆 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对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补充 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成绩表时间间隔重学时节省时间的百分数20分58 21小时44 28-9小时35 21日33 72日27 86日25 431日21 1再认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 在再认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材料的再认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和影响再认的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是:1 原有经验的巩固程度 如果过去经验很清晰、准确地被保持,当再次出现时,一般能迅速、准确地予以确认 如果过去经验已经发生了泛化现象,就容易发生再认错误 2 原有事物与重新出现时的相似程度 相似程度越高,再认越迅速、准确相似性越差,再认越困难、缓慢,出现再认错误的可能性越大 3 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不同,人的心理活动速度和行为反应的快慢也不同 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证实,独立性强的人和依附性强的人的再认有明显的差异 当再认出现困难时,人们常常要寻找再认的线索,通过线索达到对事物的再认 线索是再认的支点,如对久别重逢的朋友的再认一般要以身体的某些特征作为再认的线索 回忆回忆是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过程 如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学生要把头脑中所保持的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提取出来,这种提取过程就是回忆 回忆可以分为两大类:根据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有意回忆是在预定目的的作用下对过去经验的回忆 如对考试内容的回忆 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发生的回忆 如触景生情等 根据有无中介因素参与回忆过程可把回忆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是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的对旧经验的回忆 间接回忆是借助中介因素而进行的回忆 从难度上看,间接回忆比直接回忆难度要大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形象记忆 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味觉的形象,如人们对看过的一幅画,听过的一首乐曲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 这类记忆的显著特点是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 2.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如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等 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或情感内容,这些情绪或情感也作为记忆的内容而被存贮进大脑,成为人的心理内容的一部分 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久不忘的,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如教师对某个学生的第一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该生的态度、行为,就是因为这一印象是与情绪相连的 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他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即使人们对引起某种情绪体验的事实早已忘记,但情绪体验仍然保持着 3.逻辑记忆是以思想、概念或命题等形式为内容的记忆 如对数学定理、公式、哲学命题等内容的记忆 这类记忆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4.动作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人们过去的操作性行为为内容的记忆 凡是人们头脑里所保持的做过的动作及动作模式,都属于动作记忆 如上体育课时的体操动作、武术套路,上实验课时的操作过程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 这类记忆对于人们动作的连贯性、精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础 以上四种记忆形式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动作记忆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逻辑记忆如果没有情绪记忆,其内容是很难长久保持的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这种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剌激停止后,剌激信息在感觉通道内的短暂保留 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一般在0 25~2秒之间 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 据L·R·彼得逊和M·J·彼得逊的实验研究,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18秒后回忆的正确率就下降到10%左右 如不经复述大约在1分钟之内就会衰退或消失 有人认为,短时记忆也是工作记忆,是一种为当前动作而服务的记忆,即人在工作状态下所需记忆内容的短暂提取与保留 短时记忆有三个特点:1 记忆容量有限,据米勒的研究为7±2个组块 “组块”就是记忆单位,组块的大小因人的知识经验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句子、字表等 2 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 3 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图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 从时间上看,凡是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超过1分钟的记忆都是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所存贮的信息也都经过意义编码 我们平时常说的记忆好坏,主要是指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虽各有自己的对信息加工的特点,但从时间衔接看是连续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由于表象是记忆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因此表象又叫记忆表象 表象一般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不同,可以把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运动表象等不同类型 表象虽然是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但它实际上又摆脱了感知的局限,有自己的明显的特点 表象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学生必须广泛地运用记忆表象才能理解和获得知识,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前进和提高,反之,则会造成学习落后 据研究,有许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由于缺乏观察能力,头脑里存贮表象太少的缘故 指头脑里保持的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的形式出现的,并和过去感知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特性 由于表象在头脑里存在着加工过程,因此,表象所具有的形象性与感知形象也是有差异的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1 表象没有感知形象鲜明、具体、生动,具有暗淡性、模糊性 2 表象不如感知形象完整,具有片断性、零碎性 3 表象不如感知形象稳定,具有动摇性、可变性 比如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的天安门形象是具体的是具体的、完整的、稳定的,而当回忆天安门的时候,头脑中所出现的表象,其清晰性、完整性等各方面就比较差 指表象所反映的事物形象,不是某一具体事物或其个别特点,而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特点,是一种类化了的事物形象 这一点也是表象与感知形象的又一区别 如我们看到的粉笔的形象是具体的,但在回忆粉笔时,它的形象总是具有粉笔所共有的特点,是“粉笔”这一类事物形象的概括 但表象的概括与思维的概括是不同的,表象是对一类事物的形象概括,而思维的概括则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概括,一般是抽象的概括 表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其意义主要表现在:记忆表象是记忆的重要内容与形式 人们头脑里所贮存的知识经验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表象的形式,一是语言形式 据研究推测,这两种形式的比例约为1000:1 丰富的表象储存,是人们理解抽象事物的基础,也是人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重要的心理依据 记忆表象是人们认识发展链上的中间环节,是从感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通过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分析加工,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主词条:记忆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帕蒙尼德认为,人的记忆是由明暗(或冷热)两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只要混合体没有受到干扰,记忆就是完整的,一旦混合体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在记忆问题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元前4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 他的理论被称为“蜡板假说” 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就像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下的印记一样 人对事物获得了印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印象将缓慢的淡薄下去乃至完全消失 这就像蜡版表面逐渐恢复了光滑一样 所谓“光滑的蜡版”相当于完全遗忘 这种学说虽然也不完善准确,但还是影响了许多人 一直到公元17世纪,记忆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17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派 霍布斯对记忆现象做了唯物主义的分析;洛克则在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重要的记忆现象——“联想”一词,此后“联想”便成了专门的术语了 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二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1885年他出版了《论记忆》一书 从此,记忆成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记忆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美国、英国、日本、苏联等国家或设立记忆法专科学校,或开办函授教学,开始对人们进行增进记忆的普及教育 大脑活动即使我们没有刻意地记住发生的事情,大脑也会不自觉地将它们留在脑海中 生物拥有记忆的能力,大概是因为这种能力可以帮助生物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而继续生存下去 来自外界的光、声、气味等刺激,会通过眼、耳、鼻等感官输入到大脑的特定部位,然后作为原始数据保存 伴随着这些刺激,人们会产生喜悦、恐惧、不安等情绪 这些未加工的数据保存在位于颞叶内侧的杏仁核中(即“储存”),经过一段时间人们还可以再想起它们(即“提取”),这就是记忆的过程 根据所接受信息保持的时间长短,记忆可以分为3类:1 瞬时记忆,只能保持数秒;2 短期记忆,能保持一定的时间;3 长期记忆,能保持几年、几十年 日常生活中的记忆大多属于瞬时记忆,很快就会消失;能够暂时记住密码、电话号码等的可称为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如果受到反复刺激,就会在大脑内稳定下来(即“固定”),变成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物质基础是由许多神经元连接而成的神经回路 记忆某件事的前后,神经回路的连接方式会发生变化 如果记忆时产生的神经回路的连接因某种原因无法保持下去,就会发生遗忘 使神经回路连接方式发生变化的关键之一是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分) 研究发现,神经网络中信息的传递是通过突触的形状、大小、数量和突触之间的结合力的动态变化来实现的,这一过程被高精度地控制着 有意思的是,我们的记忆实际上经常是非常模糊的 例如,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认为,人类的记忆并不固定,而是根据之后获取的信息而变化,并称之为事后信息效应 调查案件的过程中,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久远,调查就越困难,不仅是因为记忆变淡了,也存在这种事后信息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