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当时报纸的外埠通讯员各色人等都有,有的确实能获悉当地内情,有的不过据道听途说以为谋生之计,且某地通讯员未必即驻当地,如驻汉口者即可能兼顾湖南、四川,故所报消息未必准确。参见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27~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5] 张彭春《日程草案》原件藏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我所用的是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的微缩胶卷,以下仅标明日期,不另出注。
[6] 到1923年10月,胡适曾和丁文江讨论他自己的去留问题,丁提出三策:“移家南方,专事著作,为上策。北回后,住西山,专事著书,为中策。北回后,回北大,加入旋涡,为下策。”胡以为,“上策势有所不能,而下策心有所不欲,大概中策能实行已算很徼幸的了”。(胡适:《胡适的日记(手稿本)》,4册,1923年10月19日(原书无页码),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这说明胡适放弃北大已到实际考虑的程度,而专事著述确为其第一选择,大致可以印证张彭春的记载。
[7] 《清华周刊》记者:《〈清华周刊〉记者来书》,见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卷一,186~187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