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说到漕运,就不得不提起运河 追忆历史,明末清初,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漕运商贾盛极一时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逶迤南去,直迄杭州,绿浪拍京津沙岸,跨冀鲁平原,掠苏浙绿野,连海河,穿黄河,过誉河,越大江,再接钱塘,全长3500余里 其工程之宏伟,规模之壮观,历史之悠久,堪称当时全球之冠 漕运码头漕运码头通州之名本身就与漕运有关,取运河漕运通畅周济之意 800多年来,通州地区一直是漕运及仓储重地,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 驾车沿北运河南行,一座八面八角的古塔矗立在河岸边 随同访问的王斌先生介绍说,相传清朝时,经大运河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北京的商人们,在远处一看到这座燃灯佛舍利塔就会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经历了众多的苦难后,见到了塔就如到了通州,一切灾难都将过去,燃灯塔成了当时北京的标志 正所谓“三望燃灯塔,便到通州城 ”“漕运,以河渠为主”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通州曾是河湖荡漾、波光粼粼的景象 时下,荒草浸满的河坝上只剩下两旁的绿化带,依稀显示着当年的情景 河床上的湖淀也逐渐淤浅变小,化成几滩孤立的浅水,已没了当年漕运时千帆竞渡的气象 清朝时,每年要有几百万石漕粮,汇集通州的石坝、土坝,然后沿通惠河,经护城河,转运到京城仓库 随着岁月流逝,通州区几个古老的码头都已不复当年之繁华,只能想象那时的盛况 王斌指着河岸边应电视剧《漕运码头》而生的外景地说:“整个码头试图再现清朝中期漕运码头的盛景 ”码头上绿色琉璃瓦顶的过斛厅以及小青瓦屋顶的辘轳井房,似乎都在诉说着漕运盛事 如今,通州区运河两岸进行了主题化的景观建设,景观长廊已经形成,未来还将形成以燃灯佛舍利塔为核心,在文化广场周边发展滨河演艺走廊,包括演艺广场、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时尚艺术商品街、餐饮风情街等等 北运河西岸、新华大街以北地区,塑造由北关环岛至燃灯佛舍利塔的视觉走廊,沿这一视觉通道布设丰富的商业文化设施,形成媒体广场和探梦中心 行进在北京的东二环路上,一点儿漕运的影子都看不见,因为护城河早就被填埋在二环路下 但东直门和朝阳门内的禄米仓、南新仓、北新仓等古老建筑,见证了这段不灭的漕运史